□韩文杰 郭烨伟 李森云 徐康程(山西传媒学院) 指导老师:雷桂萍
近日,山西大同一男子发布4条视频,称自己的孩子走丢了,作为父亲深感焦虑与自责……但民警调查发现,所谓“走失孩子”的照片实际上是高某某利用ai生成的虚假图像。最终高某某承认,是想增加账号关注度,便于直播带货…… (11月3日 央视新闻)
在信息化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传递情感、分享生活的重要平台。伴随着全面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ai作为时代的产物进入了大众的生活当中,如今,ai已经从最初的写文章,回答问题等基本功能进化成了一个集听、说、读、写、生成图片、撰写论文的全面体。然而,近日发生在山西大同的一起事件,却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一名男子为了博取眼球、增加直播带货的关注度,竟编造了自己的孩子走失的谎言,并利用先进的ai技术生成虚假的照片,以此骗取公众同情。这一行为不仅触碰了法律红线,更深深地伤害了社会公信力,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与反思。
故事始于一系列在抖音平台上发布的视频,视频中,一位自称“高某某”的男子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的孩子走丢的悲惨遭遇,画面配以合成的孩子照片,使得不少网友为之动容,纷纷转发、留言安慰,希望帮助寻找到这名“失踪”的孩童。然而,随着当地警方介入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一切不过是高某某为了吸引流量、扩大粉丝基础的手段之一,他使用了ai技术创造了根本不存在的“走失儿童”。
事件一出,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因为这不仅是一场博取大众眼球的骗局,还是一次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失足”,更是将道德伦理踩在脚下的深度体现!但是,在面对这样的事件时,我们除了感叹技术的双刃剑性质外,更应从法律和伦理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属于违法行为,应依法受到惩处。另一方面,从伦理角度来看,高某某的行为无疑是对公众情感的极大欺骗,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损害了社会的公序良俗,触及了道德底线。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和绿色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网络上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国家也保护公民自由表达的权利,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自由”不是“放纵”,更不是没有底线。互联网给予了每个人自由表达的权利,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肆意践踏法律与伦理的边界。每一次点击、每一次转发都应出自真心,而非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择手段。作为个体,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发布的内容保持审慎的态度,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虚假信息传播。
此次ai事件再次给大众敲响了警钟,提醒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政府应加大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各大社交平台也需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利用技术手段过滤虚假信息,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每个网民都应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用实际行动维护网络空间的纯净与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