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飞(河西学院)
“逮野猪,组团冲,逮到就是赚到。”在景区猪场徒手抓“野猪”“野兔”“山鸡”,抓到还可以带走或者就地处理。最近,四川省绵阳市北羌族自治县一景区“徒手逮猎”旅游项目在网络上受到了关注。地方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协同相关部门对该项目的安全性,以及检疫、宰杀的规范性进一步监管。(10月19日 新华网)
景区设置“徒手逮猎”旅游体验项目,看似新奇、新颖,但其规范性、安全性到底如何,仍然有待商榷。且不说逮到的“野猪”“山鸡”等动物是否符合检疫标准,是否能够保障游客的食品安全;让游客们在面积宽阔的山地林地徒手抓捕“野猪”,也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强调捕猎烹饪野生动物的营销倾向,也容易误导公众,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部分影响力相对较弱的景区的确应当探索自己的发展渠道,但不应该走“短平快”的路子。景区只顾着粗放开发,以新奇为亮点获取收益,却不注重自身的规范运营和旅游服务内容提升,是对游客的不负责任。
我们可以看到,文旅融合在当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为了获取游客支持,维系景区运营,促进地方发展,各地景点及相关部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用各种手段来创新旅游服务,丰富游览项目。诚然,设立新项目,给予游客新的游览体验,可以增加游客数量,拓展景区的发展空间,是一件好事。但景区在进行项目开发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能力范围,要思考清楚自己能不能“拿得下”新项目,能不能保障游客的游览安全。在猎场动物尚未经过检疫查验,捕捉流程和防护措施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匆匆将项目上马,显然有些过于急切,既埋下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也损害了景区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徒手逮野猪”等新奇刺激的旅游项目已不是个例。“高空网红桥”“悬崖上的步步惊心”“山溪激流中的横渡漂流”,可谓惊险有余,安全不足,景区不能把收益和流量置于游客的人身安全之上。
底蕴不厚、旅游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应该循序渐进地开发景区旅游项目。凡事没有终南捷径可走,文旅也概莫能外。景区和地方只有尊重现实条件,考虑客观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依托地方特色布局旅游产业,设置旅游项目,才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景区倘若为了“走红”而强行开发某些项目,明知道有隐患却还是坚持执行,便会阻滞自身的长远发展。那些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景区为了抓住机遇和游客的青睐,是要“想一些办法”,但不要“病急乱投医”。“热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发展也不可能靠着个别项目“一蹴而就”。
旅游业的发展,景区的运营,离不开适宜的社会环境和地缘环境,更离不开细致的考察和合理的开发规划。文旅发展要厚积而薄发,对于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较弱的地区更是如此。闷着头走“短平快”的路子,希望通过自媒体平台的宣传营销极迅速地扩大自身流量,拥抱网红化的发展模式,为此不顾游客安全和社会影响,只会偏离旅游发展的正向,最终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