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嘉庆(西京学院)
近日,“微信文字讨好症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等词条登上热搜,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所谓“微信文字讨好症”是指在微信聊天时,为避免显得冷漠或敷衍,使用一些语气助词如“嗯嗯”“好哒”“好的呢”,并辅以表情包,营造出热情互动的氛围。虽然这种表现方式带有善意和礼貌的色彩,也有网友坦言很难摆脱这种网络语言表达的“习惯”。然而,将这种表达方式视为一种“病症”,并将使用者称为“受害者”,是否合适呢?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网络交流主要依赖文字,接收者往往无法直观感受到发送者的情绪和语言状态。由于网络文字的表现力与现实对话存在差异,我们无法完全准确地理解屏幕背后发送者的语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亲昵的语气助词和表情包可以有效避免误解,避免因文字表达而引发不必要的误会。这种表达并非出于讨好心理,而是对社交的善意与细腻情感的自然流露,根本不是什么“病症”。
从接收者的角度来看,收到消息后可以通过语气助词或表情包感知对方的情绪。例如,“哦”和“嗯嗯”所传递的语言效果显然不同。在与陌生人表达观点、看法或需求时,这类语气助词能有效拉近社交距离,让对方感受到交往的舒适感。像“好的呢”“嗯哒”这类温柔的语气助词及表情包,也传达了一种热情沟通的感觉,帮助构建轻松的互动氛围。
因此,不论对于使用者还是接收者,礼貌的语言表达并不存在实质性的错误。“微信文字讨好症”可能只是部分网友对自己说话方式的调侃,而这种表达方式却能够让沟通更加顺畅、有效避免词不达意的误会,实不应被简单地称作“病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人就显得不礼貌或不热情。聊天方式因人而异,与每个人的性格息息相关。有人喜欢通过亲昵的语气助词进行网络表达,也有人倾向于简洁直接的沟通方式。无论哪种表达方式,只要符合日常语言规范、不涉及言语暴力,就不应被“病化”。善意的表达并非一种“病症”,那些被互联网“诊断”为“受害者”的人,也不应为此感到烦恼。
在我国古代,发自内心的尊重被称为“礼”。“礼”即尊重彼此的表现,这是人人心中共有的恭敬之心。这种礼貌的表达只不过是性格特征的外在体现,既不是“讨好”,也不是“病态”,我们不应为此感到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