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与人为善让社会更润滑
“你赔不赔,你现在不赔我,我就把你的绳子割了!”据媒体日前报道,装修工周师傅在湖北武汉一小区16楼进行高空亮化作业时,不慎弄脏了业主晋某晾晒的衣服,晋某一气之下割断周师傅的备用安全绳,使得周师傅在下跳过程中受到皮外伤,所幸未酿成更大安全事故。目前,晋某因涉嫌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被行政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不立即赔偿就割绳,何其缺德?高空作业本就具有高风险,面对冒着生命危险作业的周师傅,哪怕有起码的体恤之心,就不会干出此等蠢事。即便不对周师傅抱以敬意,也不必充满恶意。割断周师傅的安全绳,这已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而是严肃的法律问题,晋某被行拘可谓咎由自取。
本可化解的小事,却要打个结,并让他人遭劫?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诚如斯言,有理的事却硬生生切换为无理的事,遭人唾弃,值得反思。做出伤天害理乃至违法违规的事,与自身素养不高有关,与缺乏对他人的基本尊重有关,也与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有关。人生在世,哪能避免磕磕碰碰?不管对方是不是故意,我们都不必斤斤计较,更不必睚眦必报。给他人留一点余地,也是给自己预留温煦空间。
倡导与人为善,不是逼人做圣人,也不是鼓吹好人哲学,更不是抛弃正常的是非观,乱和稀泥,而是重新思索“我们”与“他们”的关系,重新定位我们与社会的关系,重新涵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构建一个有善意、有温度也有正能量的社会。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即便做不到高情商的事,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没有谁是孤岛,如果动辄充满恶意,人心就会越来越粗粝,社会就会变得沙漠化。当社会空气过于干燥,燃点过低,一点就着,谁都是受害者。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与人为善,保留道德感,我们不仅可获得内心的安宁,更有助于温润人心,有助于建设一个充满温情的社会。其实,观照现实,我们并不缺少文明标杆,也不缺少道德意愿,那些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感动,当事人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个伸手、一个微笑,就能打动人,引领人心向善。
让社会更润滑,而不是更僵硬,既需要每个人拥有向善自觉,与人为善,善于释放善意,也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鼓励好人好事,让向善蔚然成风;另一方面是惩处伤害道德风范的行为,比如依法处理诬陷见义勇为者,减少乃至杜绝做好事反被诬现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说法是他律,德则是自律。今天,我们进入了物质相对发达的发展阶段,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这就需要激发内心深处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肩负起道德责任。若如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更宜居,每个人都是道德受益者。当国民品格为人称道,民族精神的大厦就能巍然耸立。